欢迎您访问河南兴达机械有限公司网站!
来源:admin发布时间:2023/10/10 11:02:11浏览次数:
概述: 那么为什么我们耕地里看不到蚯蚓了 五十年代以来,农作物施肥主要靠化肥。由于我们长期的偏重于提高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和杀虫剂,造成土壤理化性质劣变,土壤肥力下降,加速表土冲蚀,土壤结皮,化学特性劣化土壤酸化,土壤盐碱化,土壤板结,土壤肥力的流失等以至于造成土壤蚯蚓生...
那么为什么我们耕地里看不到蚯蚓了?
五十年代以来,农作物施肥主要靠化肥。由于我们长期的偏重于提高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和杀虫剂,造成土壤理化性质劣变,土壤肥力下降,加速表土冲蚀,土壤结皮,化学特性劣化(土壤酸化,土壤盐碱化,土壤板结,土壤肥力的流失等)以至于造成土壤蚯蚓生存环境被破坏从而导致蚯蚓的减少或灭绝,蚯蚓减少可代表土壤生物变浅,土壤质量降低!
要召回蚯蚓,因为土壤离不开它!
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有:消费者、分解者和调节者。
蚯蚓能破碎、分解和混合有机质。蚯蚓的取食活动加强了植物残体分解中的生物过程,富含易水解氮的蚓粪又加快了周围凋落物的矿化过程。
蚯蚓活动能改变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使土壤有机质呈斑块状分布,并能将有机质与矿质土混合,形成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微粒, 为有机质提供物理保护,进而减慢有机质的周转。
蚯蚓能提高土壤中可利用氮和磷的水平。蚯蚓活动能提高土壤矿化氮的浓度,原因是蚯蚓消费了大量的土壤微生物,加速了微生物组织的矿化和周转。
蚯蚓的掘穴行为及取食偏好与土壤有机磷源的特性关系密切,蚯蚓的活动便于磷向下移动,提高了磷在土壤中的斑块分布,同时在蚯蚓粪或洞穴等“热点”区域能显著改变磷的状态,如可溶性、有机磷库、碱性磷酸酶活性等。
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蚯蚓对土壤结构、团聚体形成以及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所需的物理条件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蚯蚓主要通过其排泄物及孔道影响土壤结构,能促进了土壤团聚过程,使空气和水容易抵达植物的根部。
蚯蚓的活动还能对土壤pH值、氧化还原状态、土壤温度等土壤调节因子有所影响。如蚯蚓排泄物pH值明显高于周围土壤,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版权申明:文章全部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信息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Copyright © 2021 河南兴达机械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2021018788号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网站声明】